《中国基金报》:量化私募更重视基本面因子

2025-07-28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近期,“量化私募机构年内调研A股上市公司”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多家量化私募告诉记者,随着管理规模的增大,他们现在确实越来越重视基本面因子的研究,包括上市公司研报、搜寻能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另类数据、跟踪行业另类数据等。

近年来,量化行业降频趋势明显,随着A股市场参与者结构的变化、监管政策的持续完善以及市场成熟度的提升,价量策略拥挤度不断加剧,基本面因子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期,有三方渠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137家量化私募机构参与到A股调研活动中,调研范围覆盖到29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408只个股,合计调研上百次。

事实上,量化行业很早就关注基本面因子,进而希望丰富收益来源。

灵均投资表示,公司2015年就布局了基本面等投资逻辑类因子,多年来不断深耕基本面因子研究。在因子广度方面,目前实盘中已应用了数千个因子,维度丰富,为模型带来更充足的阿尔法来源。“未来公司将继续着力拓展因子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持续挖掘新的基本面因子维度,如在不同行业探索更多反映行业特性的专属因子;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因子的精细化研究,提升因子质量和有效性,持续优化因子在模型中的表现。”

某证券金融产品研究首席、金融产品部执行董事总结,从调研跟踪情况看,量化私募在基本面研究上的布局分为三类:一是希望在基本面量化上取得进展,通过上市公司调研及数据统计,加强对行业和公司的理解,以及对相关基本面因子的针对性归纳;二是看好经济复苏和主观多头策略,拓宽产品线的策略布局,增加了主观投资的类别;三是将主观与量化相融合的做法,强调量化的逻辑性和基本面投资的科学性,以及适度的策略搭配与切换。

“我们确实比较重视基本面研究,但目前公司投研人员没有去调研过上市公司。调研的好处是可以接触一手的信息,访谈更加直接,但其也面临非结构化的数据如何持续收集和处理的问题。”某量化私募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

灵均投资在接受《中国基金报》采访时表示,从市场环境来看,随着机构投资者比例的增加,市场有效性不断增强,过去一些依赖高频交易和简单因子的策略,其超额收益空间受到挤压,基本面因子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等因素,使得企业基本面的稳定性和发展潜力对股价的影响愈发关键。加强基本面因子研究,有助于更深入、精准地理解企业价值,提升策略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目前量化行业竞争激烈,基本面因子研究相对低频,不易被同质化,有助于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除了持续深耕细粒度的基本面因子从而为策略提供扎实的基础参考外,从拓展多元化另类数据研究的角度,灵均投资还将产业链数据、阿尔法捕获(Alpha Capture)、文本数据等另类指标数据纳入研究范畴,通过丰富数据维度提升对市场动态的捕捉能力。

“量化机构加强基本面研究是事实,因为传统量价策略竞争压力较大,量化机构不断开发更多的策略类型,积极丰富自己的收益来源,基本面因子是其中之一。。”沪上某量化私募表示。

深圳某量化私募称,我们以多维度模型驱动打造基本面阿尔法体系,针对每一只股票的公司特质、行业特性、股权结构等要素开发独有的分析模型。同时更注重各项因子的内在逻辑,以长期投资视角去筛选标的。随着A股市场参与者结构的变化、监管政策的持续完善以及市场成熟度的提升,传统中高频量价因子或面临更大压力,基本面研究有望获得稳健的发展。

某私募基金经理认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将助力基本面信息挖掘与策略优化,形成更智能化交易系统,推动基本面因子权重提升,未来量化竞争将从“拼手速”转向“拼深度”。

某百亿量化私募表示,随着监管框架的持续完善,量化行业正朝着更加规范、有序的发展方向迈进。在策略层面,中低频、多周期、多因子融合等更注重稳健性与基本面支撑的策略逐渐受到市场关注,策略风格逐步从“速度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变。未来,量化策略或将更加关注跨市场周期的适应能力,以及长期表现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合格投资者认证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指根据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和投资法规所规定的有资格投资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专业投资者。例如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